执文化之笔 书检察之情
岳阳县,古称巴陵,东汉太康元年建县,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,东接幕阜山余脉,西滨浩淼洞庭湖,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
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活跃着一支惩浊扬清、能征善战的岳阳县检察队伍。
他们吸取湖湘文化营养,坚持“厚德修身 崇法求真”的院训,传承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求索精神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忧乐精神、“忠诚为公,清廉文明”的骆驼精神、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的荷花精神,倾力打造融汇传统精髓、承载职业梦想、彰显时代特征的巴陵检察文化。
岳阳县检察人手执文化之笔,书写了无数或精彩、或生动、或深刻、或感人的检察故事。
一杯茶 暖人心脾
“领导,我要申诉!”2017年7月17日,岳阳县检察院信访接待室走进来一位白发苍苍、双目无神的老人,看上去显得心力交瘁、十分无助。
“您先歇歇,喝杯茶,再慢慢说。”接待来客的是该院检察长钟沁,她招呼老人坐下,递过去一杯热茶,与老人认真交谈起来。
这位老人名叫舒红霞(化名),是贵州省贵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,一名因其大女儿在岳阳县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、对岳阳市中院二审判决不满、长期奔走在贵州和岳阳的63岁母亲。
了解情况后,钟沁当场安排该院干警负责,并引导舒红霞提起民事诉讼维权,帮助申请援助律师,经过民事诉讼,舒红霞终于拿到了女婿支付的不多的赡养费、精神抚慰金和死亡赔偿金。
但是这笔赔偿金与其诉讼请求还有较大差距。2018年5月,舒红霞再次来到岳阳县检察院申诉。
“是否可以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?”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,该院检察官决定亲自前往贵州舒红霞的家走访调查,收集证据。
舒红霞家中房屋破旧,丈夫因大女儿的交通事故在焦虑中去世,小女儿因残疾生活不能自理。
“我们作记录连一张小桌子也没有,多日来手机不通,一问原来是坏了舍不得花钱更换。”办案检察官徐雨华感叹。
2018年7月31日,经过两天的走访、座谈及收集材料,办案检察官认定舒红霞完全符合国司法救助条件,当场决定予以国家司法救助2万元,并向舒红英先行支付。
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,公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关注,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。岳阳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导向作用,始终秉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司法理念,在法律监督中坚持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、法律效果相统一。
为进一步落实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真正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”要求,该院以东洞庭湖检察联络室、驻各乡镇检察联络室和驻县食药工质局、县环保局、工商联检察联络室为平台主动延伸检察触觉,密切联系服务群众,把检察院搬到群众家门口办公,着力服务和保障民生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。
一堂课 意味深长
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校园欺凌是什么意思吗?”
“不知道。”异口同声的回复拉开了岳阳县检察院“法治进校园”系列活动黄沙街站的序幕。 2017年5月31日上午,在该院青工委的组织下,9名青年干警来到了黄沙街镇红卫小学。在33名小朋友好奇而期待的眼神中,该院青年干警结合身边鲜活的案例,用生动活泼、通俗易懂的语言,引导小朋友们去正确认识校园欺凌、如何避免校园欺凌、遇上校园欺凌如何做。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强调:“让人民群众有效感知检察业务工作。”
岳阳县检察院注重发挥检察文化服务群众、联系群众、宣传检察工作的功能,将检察文化建设和普法教育、检察宣传、密切联系群众有机结合,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,指导侦查职务犯罪的同时,组建宣讲团,坚持开展“送法进校园”活动,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。“由于检察工作的特殊性,部分群众并不了解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,我们只有依托检察文化的宣传辐射作用,创造更多与群众接触的机会,才能让群众认识、认知、认可检察工作,有效增强检察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。”该院检察长钟沁如是说。
该院通过开展“检察开放日”、“举报宣传周”、“送法下乡”活动,开通官方门户网站、微信、微博平台,编辑《巴陵检察》联络专刊、电视宣传片、宣传画册等方式,在更深更广的范围传递检察声音;积极参与抗洪救灾、扶贫攻坚、“百日攻坚”、“扫黑除恶”等县域中心工作,在群众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检察形象,最终达到了宣传工作、普及法律、服务群众、群众满意的目的。
一本书 催人奋进
“有感十九大报告宏伟蓝图,我细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《之江新语》,以期加深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理解。……”
“浮躁的时代,手机、电脑和电视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,就在最近的半个月,一册长篇历史小说《大清相国》深深的吸引了我……”
在青年干警们娓娓的阐述声中,一场特别的读书会在岳阳县检察院图书馆悄然开始。
检察文化的内在驱动,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内部团队精神的形成,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,引导检察人员自觉实施为核心文化体系所倡导的行为,促使检察工作由自发转变为自觉。
因此,岳阳县检察院坚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,最大限度发挥检察文化的驱动作用,引导检察人员形成奋发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。
典型引领坚定目标。该院加大典型宣传力度,营造创先争优和树典型氛围,涌现出一批全省优秀青年卫士、全省优秀公诉人、全市优秀检察干部、全县道德模范、全县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,体现了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的政治品质和敬业精神。
学习培训提升素质。该院积极开展读书活动,通过一人读一本好书、写一篇心得体会、进行一次学习交流等措施,鼓励干警多读书、读好书,争作学习型检察官。搭建学习交流平台,通过精品案例分析、卷宗质量评查、疑难案例研讨、专项业务竞赛、“青年论坛”和“公诉沙龙”等形式广泛开展全员练兵活动和大调研大实践活动,激发职业潜能,有效提高了全院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,4篇论文在全省诉讼法学年会、全省检察官青年论坛等获奖。
丰富载体增强活力。该院充分发挥工会、妇联、团委、青工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,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,如积极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,培养干警传统节日情结;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、艺术、体育活动,为检察人员搭建放松身心、提高素养、展示风采的平台,让干警们在工作之余学会放松,塑造阳光心态;组织参加上级院和县委、县政府组织的演讲比赛活动,增强干警们的主人翁意识;组织开展“文明劝导”、“扶贫帮困”、“防汛救灾”、“爱心募捐”等志愿者活动,为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局添砖加瓦。
一扇窗 清风徐来
走进岳阳县检察院,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现代化的办公大楼,高标准的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,绿化、亮化、美化的机关环境,简朴而不失庄重,高端而不显奢华,处处彰显出检察文化的精神内涵。
“你好,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?”来到案管大厅,干净明亮的接待窗口前,一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热情询问道。
检察行为文化是检察人员执法理念、执法作风和综合素质的直接反映,是最直观的检察文化,体现于检察人员的一言一行,不仅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形象,也代表了法律人的职业素养,可以由外向内对当事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岳阳县检察院在注重打造环境文化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管理文化,两者相互配合,相互促进,共同提升检察形象。
他们结合多年来的执法实践,通过探索和实践检验,顺应员额制改革,建立完善涵盖检察工作业绩考核、执法规范、检务保障、检务公开、廉政建设等方面共计21项规章制度,并注重做好心理疏导、谈话提醒和奖罚兑现等配合工作,从根本上实现了由人管到制度管的转变,由“他律”向“自律”的转变,使各项检察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化、科学化发展的轨道。
同时强化内部监督,实行检察长轮月值班讲评制度,以工作绩效、干部作风为讲评重点,促进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地;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和执法实践,将各项业务工作机制进行细化、量化和流程化,制定了《员额检察官自动轮案操作流程手册》、科室和个人《绩效管理考核细制》,实现案件分配机制和工作绩效考核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使每位干警时刻绷紧遵章守制这根“弦”,改善工作面貌,提高办案效率。